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精选 > 文章内容

2025广州汽车发展高峰论坛:中国汽车以新姿态拥抱全球新格局

来源:新华网时间:2025-11-23 05:40   阅读量:5440   

11月21日,2025广州汽车发展高峰论坛隆重召开。在主题为“新挑战、新引擎、新格局”的开幕全体会议上,岚图汽车董事长、总经理卢放,阿维塔科技董事长王辉,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三位嘉宾分享了各自的思考与实践。本环节由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泽主持。

卢放:中国车企要以建设者的姿态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

“中国汽车工业正处在向上攀登的过程,攀登途中或许疲惫,但心怀希望便会痛并快乐着。”卢放用爬泰山的经历比喻行业发展现状,在他看来,所谓的“快乐”并非源于一帆风顺,而是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,对未来的憧憬与奋斗的价值感。这种“痛并快乐”的体验,正是当下中国汽车企业在转型与突破中最真实的写照。

卢放认为,中国汽车企业不仅要参与全球竞争,更要以建设者的姿态重塑全球产业格局。首先要善用全球产能资源,对于欧美部分被闲置的产能,中国企业可通过投资建设的方式参与当地经济发展,成为促进当地繁荣的友好伙伴。其次,要尊重全球市场的多样性,在坚持自身品牌理念和技术特色的基础上,深入了解、理解并融入当地市场,实现差异化与适应性的平衡,这也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。第三,品牌建设至关重要,中国目前尚未形成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品牌,而汽车产业正是打造世界级品牌的绝佳载体,需要全行业共同发力,通过全球布局夯实品牌基础,传递中国制造的优质形象。

面对2026年复杂的市场环境,卢放透露了岚图汽车的发展规划。作为诞生于“十四五”期间的品牌,岚图在“十五五”期间,将在三大方向持续发力:一是强化品牌建设,在国内外市场塑造更鲜明的品牌形象;二是巩固技术性能优势,让底盘、动力等传统强项以及可靠性、安全性等核心价值被更多用户感知;三是打造智能化、差异化,既要推动智能技术的全民普及,又要实现“千人千面”的个性化体验,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完善智能生态。

王辉:以责任承载信任,海外发展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

王辉从个人经历出发,分享了对于责任与价值的理解。他提到,曾被海外员工眼中中国品牌带来的价值实现所触动,深刻感受到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传递幸福的可能。他认为,承担信任与期待本身是一种幸福,而个人与企业成长中的价值实现远大于过程中的艰辛。

在全球化布局上,王辉认为“无国内不海外、无海外不一流、无价值不长期”。他认为,国内市场是海外拓展的根基,没有扎实的国内认知和用户基础,海外布局便如同无源之水;而对于高端品牌而言,缺乏全球市场的规模与认可,也难以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一流地位。海外发展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,而应聚焦长期价值创造。相关的经历与经验,也让他坚定了阿维塔的海外发展思路:摒弃单纯贸易模式,通过整合全球资源、开展合作开发、进行产业链投资等方式,为当地提供员工培训、产业升级等实质性价值。

王辉透露,阿维塔目前已进入34个国家和地区市场,2026年计划拓展至46-50个国家和地区,欧洲步伐也将审慎加快。

在合作模式上,阿维塔与华为形成了“共生、共创、共融、共进”的深度绑定关系,双方从技术、产品到品牌、营销全面协同,共同推进战略目标与资源整合。

李肖爽:努力在“确定性”与“快速迭代”之间寻找平衡

李肖爽分享了从消费电子跨界至汽车行业的心路历程。他坦言,转型之初毫无准备,但随着深入产品定义、供应链与市场等工作,越发意识到汽车行业的复杂性与挑战。尽管压力大,他仍表示愿意选择这条道路,并认为在快速学习与适应中获得了宝贵成长。

在谈及小米方法论对汽车行业的启示时,李肖爽指出,“专注、极致、口碑、快”的互联网思维与汽车行业传统节奏存在碰撞。小米坚持“爆品理论”,力求在单一产品上实现极致体验,但也面临汽车开发周期长、用户需求多变的挑战。他表示,小米正努力在“确定性”与“快速迭代”之间寻找平衡。

关于AI技术对汽车行业的影响,李肖爽认为,其价值远不止于智能驾驶。他举例说明,AI已在材料研发、电机设计等领域助力小米实现技术突破,未来还将推动智能座舱等体验质变。他强调,AI作为底层技术将持续赋能各行各业,而汽车作为重要载体,其智能化赛道仍充满想象空间。

会议最后,主持人杨泓泽总结指出,中国汽车人正通过实践构建属于自己的产业逻辑,并与全球汽车传统逻辑碰撞融合。他呼吁行业在“智驾破局、价值重构、全球共生”的主题下,以更高智慧审视挑战与机遇,共同推动健康、可持续的全球汽车生态建设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最热文章

精选图集